相信提起任正非,这个名字在中国可谓是无人不知,孟晚舟作为其女儿,更是以爱国被人熟知。
再有就是余承东,“遥遥领先”让华为产品大卖于市。
华为作为中国有名的科技企业,其成长并不容易,时至今日甚至还遭到制裁,但在公司里有这样一个人。
一句“老板懂什么管理”,瞬间让背后32年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,和无数次力挽狂澜的商业传奇显现出来。
文|凌洋
看图文更过瘾!关注我,精彩不断!下方留言区已开放,等你来畅所欲言!#关注有惊喜
2025年4月,华为管理层再次迎来轮值更迭,徐直军执掌轮值董事长,在接下来半年里,公司的战略制定与经营决策由他主导。
对关注华为的人来说,这一幕早已司空见惯,自2010年华为董事会成立起,徐直军便稳坐副董事长之位,15年来始终是华为权力核心中从未动摇的“二号人物”。
有一次华为深圳总部开会的时候,一位贵宾正热情称赞任正非在IPD(集成产品开发)管理变革上的远见卓识。
话音未落,一旁的徐直军突然摆手打断:“老板懂什么管理?关于IPD,他就知道那三个英文字母。”
全场愕然,任正非却只是笑笑,毫不介意。
这种直言不讳的风格,是徐直军在华为的鲜明标签,在一次高层民主生活会上,当“任正非懂市场吗?”“懂技术吗?”“懂管理吗?”三个问题被抛出时,全场高管面面相觑,唯有徐直军一人对三个问题都投下了反对票。
任正非非但没有恼怒,反而戏称他为“狡猾的小狐狸”,欣赏他总能比别人先嗅到机会的敏锐嗅觉。
从专科生到华为“救火队长”
徐直军的起点并不耀眼,他出生于湖南益阳赫山区,从专科生一路逆袭攻读至博士,研究的还是与通信毫无关联的火箭弹道专业。
1993年,博士毕业的徐直军放弃高校铁饭碗,选择了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华为。
他入职之际,正值华为生死存亡之秋,当时公司投入巨资的JK1000交换机因技术缺陷滞销,公司濒临破产。
任正非孤注一掷将剩余资金押注在C&C08数字交换机上,甚至放言:“搞不出来,我就从楼上跳下去!”
徐直军一进公司就被拉进这个“敢死队”,1994年8月,C&C08试机成功,性能媲美国际巨头产品,价格却只有七成。
靠着这款产品,华为销售额从8亿猛增至次年的15亿,员工从几百人扩张到1200人,在国内通信市场站稳了脚跟。
入职仅一年,徐直军就升任智能平台项目经理,次年成为华为研究院智能业务部总经理,正式在华为崭露头角。
当然除了国内市场以外,徐直军在国际市场上次淬炼,更是让人难以想象!
开疆拓土的“圣无线”缔造者
1996年,徐直军被派往俄罗斯,当时的俄罗斯市场被欧美巨头垄断,当地人对中国产品的印象停留在“廉价劣质”。
更艰难的是,不久后卢布大幅贬值,外资纷纷撤离,华为驻俄办事处一度只剩两人。
徐直军却选择坚守,他带着团队在零下三十度的莫斯科跑客户,甚至包机请俄罗斯电信商到香港参观华为工厂。
1999年,一份38美元的电源模块订单让华为在俄罗斯实现零的突破,谁也没想到,这个微小开端竟成长为华为海外第一大市场。
当爱立信、诺基亚等巨头忽视客户对笨重基站的抱怨时,徐直军果断拍板研发分布式基站。
团队最终实现“一基站支持多代通信”的技术突破,产品体积比对手小一半,安装更灵活。
这一步险棋让华为直接领先对手一代,彻底打开欧洲市场,“圣无线”的美誉由此而来。
铁腕治军的体系构建者
从管理几千人的研发队伍,到如今统领近20万员工的轮值董事长,徐直军的底气源于对体系力量的绝对信任。
他常说:“管14万人对我都没挑战”,关键在于设计合理的流程体系和选对各业务线一把手。
他一手推动建立华为“心声社区”论坛,鼓励员工匿名批评管理层,哪怕言辞激烈也不删帖。但当研发员工集体抱怨食堂饭菜时,徐直军却写下措辞严厉的《告研发员工书》,痛斥“葛朗台式”的吝啬,反问:“跟连自己伙食费都舍不得花的人在一起生活,你会幸福吗?”
2011年干部大会上,他条分缕析列出管理者的十八种惰怠行为,从“安于现状”到“只对过程负责,不对结果负责”,再到“不敢为被冤枉的员工说话”,每一条都直击要害。
面对美国制裁的至暗时刻,作为轮值董事长的徐直军力主加大研发投入,突破芯片、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瓶颈。
今天华为在5G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,鸿蒙系统的成功突围,背后都有他的战略定力支撑。
令人意外的是,这位权力巅峰的掌控者始终保持着一份难得的清醒与批判性。
他为华为云业务划定明确边界,定下“不碰数据、不碰应用、不做股权投资”的“三不”原则,避免与合作伙伴竞争,不搞“亲儿子”生态。
任正非曾开玩笑问他:“我投给你的一千亿啥时候还?”徐直军眼皮都不抬:“现在欠两千亿了。”
这轻松对话背后,是徐直军主导华为那些被视为“烧钱”的探索项目的实权,从5G预研到芯片布局,大多由他拍板。
任正非对此的解释耐人寻味:“这不是浪费,是积累经验。”
32年时光,从专科生到轮值董事长,从濒死研发到全球布局,徐直军的身影贯穿了华为的跌宕史诗。
任正非曾言“他不需要懂具体业务,只要把懂的人用好就行”,而徐直军正是那个被“用好”的人。
华为的权力生态中,徐直军的存在印证了最宝贵的特质,允许有人比老板更懂业务,鼓励敢说真话,敢于把权力交给真正创造价值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