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赛还剩最后三分钟,申京顶着追梦格林一记勾手命中,将分差追至仅剩2分。
镜头扫过场边,勇士替补席的巴特勒紧握毛巾,眼神如刀——他比谁都清楚,这可能是决定系列赛命运的一球。
下一回合,库里绕过双人掩护,接球、虚晃、后撤步三分命中,全场沸腾的欢呼声中,勇士用最熟悉的“杀人诛心”剧本,将火箭逼入绝境。
这场对决从一开始就充满火药味。
申京用灵活的脚步频频冲击勇士内线,首节便砍下12分,仿佛在向世界宣告“未来是我的”。
但勇士的回应简单粗暴——巴特勒带伤复出,用一记记中距离跳投撕开火箭防线,第三节独得11分,硬生生将比分咬住。
他的每一次得分后捶胸怒吼,都在传递一个信号:老将的油箱里,还有足够的燃料燃烧。
科尔的关键调整成为胜负手。第四节初,他撤下状态起伏的年轻球员,换上“库里+巴特勒+追梦”的铁三角组合。
这一变阵彻底激活勇士的防守韧性,追梦连续两次抢断申京的传球,直接转化为快攻得分。
而火箭的年轻核心杰伦·格林,却在高压防守下出现致命失误,一次走步、一次传球出界,葬送了反超良机。
比赛最戏剧性的转折出现在最后45秒。
火箭本有机会扳平比分,但狄龙·布鲁克斯的底角三分砸筐而出,库里抢下篮板后长传巴特勒,后者顶着两人防守上篮打成2+1。
这一球不仅点燃了主场气氛,更彻底击碎了火箭的反扑希望——当经验与天赋碰撞,老将的冷静往往比年轻人的热血更致命。
申京的31分10篮板足够惊艳,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撑起了火箭内线。
但面对勇士“双星驱动”的体系,孤胆英雄的故事终究难敌团队协作的胜利。
库里在赛后采访时笑着说:“这就是季后赛,你得习惯被逼到墙角,然后狠狠反击。”
而火箭主帅乌度卡则面色凝重:“我们交了学费,但系列赛还没结束。”
这场比赛像一面镜子,照见了NBA的残酷法则:天赋决定下限,经验决定上限。
当火箭的年轻人还在为一次关键球懊恼时,勇士的更衣室已响起熟悉的庆祝音乐——他们太懂得如何将优势转化为胜势,也太清楚如何在绝境中抓住那一丝曙光。
如果你是乌度卡,G5会如何调整战术?勇士的“双星模式”能否一路横扫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!